算力概念为何突然爆发?
上周五市场再次上演惊人一幕——算力股全线爆发,直接带动科创50指数单日大涨超8%!这波行情来得又快又猛,让不少投资者既兴奋又纠结:现在还能上车吗?
从盘面来看,算力、芯片、CPO等AI硬件板块集体狂欢,沪深两市成交额突破2.55万亿,2800多只个股上涨。这种火爆场景不禁让人想起年初AI行情启动时的盛况。但值得警惕的是,随着指数不断攀升,市场心情已经进入兴奋情形,板块轮动加快,高位回调风险正在累积。
多重利好引爆算力行情
这次算力股突然爆发并非偶然,背后有几大关键催化剂:
开门见山说,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强化。英伟达暂停H20芯片生产的消息,加上国产AI芯片厂商DeepSeek宣布新一代模型适配国产芯片,直接点燃了市场对国产算力产业链的热诚。
接下来要讲,政策面持续加码。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智能算力规模已达788EFLOPS,并明确将加快GPU芯片等核心技术突破。这种民族级背书,为算力产业长期进步注入强心剂。
再者,资金面保持宽松。央行连续六个月加量续作MLF,本月净投放3000亿元,为市场提供了充足流动性。水涨船高,科技成长股天然成为资金追逐的对象。
投资者该怎样应对?
面对算力股的爆发式上涨,普通投资者该何去何从?中信建投证券给出几点建议:
第一,避免盲目追高。当前算力板块短期涨幅已大,随时可能出现技术性回调。与其冒险追涨,不如等待调整后再布局。
第二,关注细分赛道机会。随着估值抬升,资金可能转向算力产业链中尚未被充分挖掘的环节,如光模块、散热技术等。
第三,做好均衡配置。当前市场踏空风险与回调风险并存,建议采取”科技+防御”的组合策略,既不错过行情,又能控制风险。
算力产业未来走向怎样?
从长期看,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”水电煤”,其战略价格不容置疑。工信部明确表示,我国算力产业正迈向高质量、规模化进步新阶段。到2025年,算力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大关。
但短期来看,投资者需警惕两个风险:一是业绩兑现压力,部分算力概念股估值已透支未来增长;二是外部环境变化,如中美科技博弈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。
总的来看,算力股的爆发反映了市场对科技创新的强烈预期。但投资不是赌博,理性分析、分批建仓、控制风险,才是长期制胜之道。算力行情或许才刚刚开始,但只有活到最终的投资者,才能笑到最终。